杨伯涛(杨伯韬是黄埔几期)
资讯
2023-11-28
0
1. 杨伯涛,杨伯韬是黄埔几期?
第七期
杨伯涛(1909—2000),湖南芷江人,侗族,1926年加入王天培第十军教导团,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国宁汉分裂,杨伯涛转入程潜第六军教导团,任第六军第十九师排长。 1929年春,考入黄埔军校第七期。
2. 黄维在淞沪会战中有着什么样的表现?
黄维,国军中城府最深的人,却被人看成是“书呆子”,隐藏在呆萌外表后面的,是一个看穿世事的心。
黄维在淞沪会战中担任第18军第67师师长,驻守罗店地区。黄维晚年回忆起淞沪会战,依然是老泪纵横,他说
“在罗店死守一周,打到最后,手下三个团长,一个战死,两个重伤。师部除了一个电报员,连文书、炊事员都拿枪上阵去了。战后整编,活着的连一个团都凑不上,非常惨烈......”
在国家危难之际,军人拿起武器保家卫国,必要时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在新中国成立后,是军人的神圣使命,也是军人的应当应分的本职工作。可是,在腐败透顶的国民革命军系统,这种本该是常态的作战,居然成了一个人道德高尚的证据。
但是,黄维不愿意相信这一切,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让国军焕然一新。黄维一度相信,国军经过陈诚的改造和训练,能够实现现代化和国家化,成为保家卫国的钢铁洪流,而不是政客们争权夺利的工具。
所以,黄维卸任第18军军长和54军军长后,就当担负起训练青年军的重任。他年轻时就当过乡村教师,如今做起办军校训练军队,自然不在话下。
1944年到1948年,黄维一下子就搞了4年时间的训练,本以为可以这样一直下去。没想到,白崇禧和陈诚的矛盾,最终把他推向了风口浪尖。
白崇禧是华中司令,陈诚是蒋介石的代言人,还是白崇禧手下胡琏兵团的实际主人。陈诚把苦心经营的土木系军队全部放进胡琏兵团时,白崇禧表示坚决反对,白崇禧不反对增强胡琏兵团力量,他反对的是胡琏这个跋扈将军。白崇禧还联合了自己的知交好友何应钦,最终陈诚只好让黄维代替胡琏,担任这个兵团司令。
黄维对中原战局并不乐观,所以,他一开始就说,这个兵团司令只做6个月,时间一到,我回去教书去!
却不料,黄维听着蒋介石和国防部的命令,一步步落入了解放军的重重包围。更可恶的是,黄维和蒋介石、顾祝同、刘峙等人的通信从未中断,可是这些人却从没有告诉他黄百韬早就兵败自杀了。当胡琏在兵团部一把撕下画着黄百韬兵团的地图时,黄维知道,这次真的逃不过了。
黄维抢了胡琏的位置,两人关系却很好。突围时,胡琏专门把性能更好的新坦克给黄维,自己则坐着旧坦克突围。不仅如此,两人突围时,连18军军长杨伯涛等人都没告诉,相当保密。结果,胡琏冲出重围,黄维的新坦克半路抛锚,黄维被俘虏。
每当看到这一节,我都脑补出一个情节——黄维知道国军必然失败,主动被俘虏,成为这场战争的旁观者。
直到我了解到黄维在功德林的表现,我才坚定地认为,黄维城府极深,用书呆子的外表,瞒过了所有人,让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化。
进了功德林,黄维的表现十分奇怪。当别人热烈讨论时,他不参与;当别人积极劳动时,他认真参与。从行动上看,黄维十分本分,可是从思想上来看,此人深不可测。
黄维最厉害的一点是,他利用功德林管理所的政策,为自己谋求到一个研究永动机的机会。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无用功,可是黄维就是坚持去做,并且还能拿出党的政策说事。没办法,这样傲娇的人,你还得满足他的一切要求。
管理所高墙之内,黄维身体不自由,可是思想是自由的,因为他从不参与思想改造,只是安静看着这一切,因为他知道,两条路线的斗争,绝不是十年二十年能看出来的。
管理所高强之外,黄维的家人也得到了最好的照顾。黄维的大儿子黄理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大女儿黄敏南毕业于复旦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小女儿黄慧南毕业于中央党校。黄维的孩子们,上的都是共产党的大学,做的都是共产党的革命工作,黄维实在是没有理由继续“顽固”下去。
可是,黄维还偏偏就没有配合思想改造,以至于他到1975年12月才获得特赦。就是那一年,蒋介石死了,第二年,新中国最动荡的年代结束了。
我有理由相信,当黄维获得特赦的那一刻,他可能并没有很高兴。因为,在他看来,在功德林里面是最安全的!
黄维知道,徐远举等人在白公馆,曾经被群众围攻,是解放军战士保护了这些罪人的生命安全。黄维还知道,他曾经用毒气弹屠杀解放军战士,出去会不会被报复,他心里没底。
黄维还知道,王耀武、溥仪、廖耀湘这些最早特赦出去的人,还没有开追悼会,还没有盖棺论定。出去会不会算总账不好说,反正功德林是个好地方。
黄维在功德林里踏踏实实研究永动机,同时冷眼看着海峡两岸、大洋两岸的明争暗斗,黄维比谁都清楚,但他只想做个旁观者。双堆集的教训,他不想再重复一次。
所以,台湾捎来消息,说黄维还是在职军人,还存着100多万工资,他并不意外,但这个钱,不能要。
黄维是最后一个特赦的,你没发现,他的命,比首批特赦的人好多了吗?
3. 有哪些名人去过黄山?
陈 业
汉代上虞(今属浙江)人,曾任会稽太守。北魏时的郦道元《水经注》载:“会稽陈业,洁身清行,遁迹此山(指黟山)”,是具有文字记载的游黄山第一人。
李 白
据郭沫若《李白与杜甫》和《太平广记》、仙源《城南胡氏家谱》与李白本人有关诗作等资料显示,权且认为李白来黄山有三次。前两次畅游山水并求仙访道,后一次却专为了寻访故友。
岛 云
唐代诗僧。曾从天都东侧攀登天都绝顶,于绝壁上留《登天都峰》一诗,是登天都第一人,唐代题咏黄山最多的人。
薛 邕
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歙州刺史。在汤泉设浴池,供人沐浴疗疾,温泉自此使用。
李敬方
唐宣宗大中四至六年(850-852)歙州刺史。多次入浴温泉,风疾痊愈,于泉边建白龙堂,有《汤池》诗、《汤泉铭》。
包西来
印度高僧,结麻为衣,人称麻衣和尚。唐僖宗中和二年(882)麻衣和尚在翠微峰下创建翠微寺,居山洞,此洞后即名“麻衣洞”。翠微寺刚建成,唐僖宗就下令全国毁寺,僧侣还俗,麻衣和尚作诗“敕命如雷下翠微,佛前垂泪脱麻衣。山中有寺不容住,四海无家何处归。”送给唐僖宗,有幸保全了翠微寺。
赵匡胤
宋代开国皇帝。康熙记,赵匡胤在宋建隆元年(960)“陈桥兵变”前,密访翠微寺,向麻衣和尚卜问吉凶前程。
陈 炳
北宋时包拯老师。曾游翠微寺,留诗一首。
释行明
宋景佑年间(1034-1037)祥符寺住持。曾收藏无名氏旧稿刊印,成为黄山现存第一部志书。
范成大
(1126-1193)南宋诗人,今苏州人。游黄山留有、《天都峰》、《温泉》等诗。
焦炳炎
南宋太平焦村人。幼年在黄山西麓城山书院读书,淳佑元年(1241)赐进士及第,太常少卿,有《黄山赋》传世。
张尹甫
(1245-1300)南宋甘肃天水人。先隐居黄山松山寺,后自建松谷草堂,是松谷庵开山始祖。
程元凤
南宋时歙人,官至右丞相。相传曾在掷钵禅院读书,晚年退隐于此,“丞相源”因此得名。
吴龙翰
南宋时歙人。咸淳年间(1265-1274)乡贡,咸淳四年十月偕友夜宿莲花峰顶。有《黄山游记》不足300字,是黄山游记中现存最早篇。
崔 涯
明代太平甘棠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监察御史。多次登山,醉翁峰下岩壁有题名刻“崔涯”二字。有《笔山文集》存世。
周 怡
(1505—1569)明代太平仙源人。官至吏部给事中,数登黄山,有《纳溪文集》存世。
刘元凯
明代四川阆中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太平县知县,素有政声,有“刘青天”之誉。曾数登黄山。
方玄静
(1516-1611)明代岩寺人。赠工部尚书,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主盟黄山历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天都社”,社设祥符寺附近。
普 门
(1546-1625)明万历30年来黄山,创建法海禅院(即慈光寺)和文殊院、大悲院,修登山大道,有大功于黄山。
潘之恒
(1556-1621) 明代岩寺人。地理学家,居黄山四十余年,著《黄海》一书,是明代唯一的黄山志书。
汪道昆
明代歙人。军事家,戏曲家,嘉靖二十年(1547)进士,官兵部右侍郎,后辞官归隐黄山。
王世贞
(1526-1590)明代江苏太仓人,文学家,官刑部尚书。明嘉靖年间(1522-1566)曾带领三吴两浙100余文人游黄山。
许 国
(1527-1596)歙人。明万历年间(1573-1619)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青年时曾读书祥符寺,退休后复游黄山。
黄习远
明代吴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游黄山,为始信峰和接引松命名。
徐霞客
(1586—1641)名宏祖,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一生两次游黄山。第一次,万历四十四年(1616)严冬,游祥符寺、慈光寺、石笋矼、狮子林、光明顶、松谷庵等地。第二次,万历四十六年九月初,经天门坎至文殊院,旋由“童子拜观音”处,“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至天都顶。夜止文殊院,翌日登莲顶,过光明顶,至炼丹台,经平天矼,游后海,夜宿狮子林。第三日,下丞相源,经苦竹溪,“转循太平县路,向东北行”。
江天一
明末抗清烈士,歙县寒江人,号寒江子。曾隐居黄山,独坐始信峰,1957年李一泯重书“寒江子独坐”五字镌刻于此。
钱谦益
(1582—1664)明末清初文学家,江苏常熟人。明崇祯十四年(1641)春游黄山,作《黄山游记》。
董 白
董小宛,清代秦淮名妓。天资巧慧,被称为“针神曲圣”,曾游黄山。
渐 江
僧人,画家,明末清初人。深爱黄山,得松、石、云、岩、壑精髓,新安画派鼻祖,有《黄山真景册》传世。
梅 清
号瞿山,清代画家,宣城人。游遍天都、莲花、光明顶、狮子林、松谷、白龙潭等处,后人编有《梅瞿山黄山胜迹图册》、《梅瞿山黄山图册》、《梅清黄山图册》等,为黄山画派奠基人之一。
石 涛
俗姓朱,清代画家。康熙六年(1667)游山,后屡来游,谓“搜尽奇峰打草稿”,“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黄山画派奠基人之一,《黄山八胜图》是其传世精品。
弘 眉
号紫石山主。于康熙三年至五年(1664—1666)撰成《黄山志》十卷。
闵麟嗣
(1628—1704)清代岩寺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编撰《黄山志定本》七卷,另首一卷。
陈九陛
康熙时太平县令。深爱黄山,多次游览,于狮子林客堂壁书“岂有此理,说也不信;真正妙绝,到此方知”。
陈 恭
清代福建人。太平县令,深爱黄山,有诗多首存世。
汪士宏
清代潜口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与人合撰《黄山志继集》八卷。
黄身先
清代歙人。于康熙三十年(1691)编辑不分卷的《黄山志略》。
程弘志
清代歙人。从顺治八年(1651)至康熙十三年(1674),辑《黄山志》五十卷。
沈德潜
(1673—1769)清代诗人,江苏吴县人。礼部侍郎,曾游黄山。
洪亮吉
(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江苏武进人。曾三游黄山,有《黄山白岳集》。
龚自珍
(1792—1841)清代思想家、诗人,杭州人。诗《黄山铭》收入《龚自珍全集》。
魏 源
(1794—1857)清代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湖南邵阳人。曾游黄山。
崔国英
(1831—?)清代甘棠人。幼年家贫,族人资助于狮子林读书,有“饿死不如读死”之志。同治十年(1871)进士。曾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作出使日记16卷。后辞官经商,重游黄山,作七律二首刻于始信峰,捐资建“狮林精舍”。
第二节 现、当代名人
陈少峰
1882—1950) 焦村镇陈村人。熟谙黄山峰、岭、路、径、松、石、云、溪等黄山详情大观。民国16年(1927)对黄山再作实地考察,编成《黄山指南》2卷,为第一部黄山导游书,首次定“迎客松”名。
黄炎培
(1878—1965)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清末举人。民国3年(1914)游览黄山。
张大千
(1899—1983)四川内江人,当代著名画家。民国16年(1927)、民国20年(1931)、民国25年(1936)三游黄山。第二次游山,在文殊院书“云海奇观”勒碑。民国34年(1945)元宵节为“追忆昔游”,作《黄山纪游》十二幅山水图。
黄宾虹
(1865—1955)歙县人,山水画家。一生游山九次,有《黄山松涛十二图》等美术作品,《黄山画家源流考》等著作。
汪采白
(1887—1940)山水画家,歙县人。南京中央大学国画系主任。多次游黄山,作黄山图1000余幅,选粹36幅出版,名《黄山卧游集》。
恽代英
(1895—1931)无产阶级革命家,原籍江苏武进,生于武昌。民国19年(1920)寒假,带9名学生徒步游山三天。
许世英
(1871—1964)东至县人。民国10年至12年(1921—1923)任北洋政策安徽省长,后任国民党中央政府赈济委员会委员长。民国20年前后,倡议建设黄山风景区,筹建黄山建设委员会。民国23年(1934)1月9日,于赈济委员会会议厅召开黄山建设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被推为委员会主任,发表演讲,并在民国24年(1935)一月一日《徽声报》发表《黄山建设之意义》一文。著有《黄山揽胜集》。
姚文采
(1890—1958)歙县人。民国23年(1934)被选为黄山建设委员会委员,后任黄山管理局筹备处副主任。民国33年后,任黄山管理局副局长,局长至民国38年(1949)。
方志敏
(1900—1935)江西弋阳人,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根据地和红军第十军创始人。民国23年(1934)12月12日,在汤口与寻淮舟红七军会师,成立军政委员会,任书记,组织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部分红军到达焦村迂回谭家桥,遭皖浙保安团袭击,方志敏组织部队英勇反击。
张学良
著名爱国将领,原东北军总司令。民国25年(1936)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翌年初冬,被国民党一个宪兵连,从奉化雪窦山押至黄山,软禁于正道居(今听涛居),第四天又仓促押去江西萍乡。
李四光
(1889—1971)湖北黄岗人,地质学家,地质力学创始人。民国25年(1936)来黄山考察,于慈光寺处发现U形山谷,于谷东壁下部(即立马峰下)发现平行排列的冰磨条痕。经过搜集资料、考察结果,用英文写成《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一文,附八张图片,发表于当年9月《中国地质学会志》上。在南京中央大学任教授的德国知名冰川学家费斯曼读文章后,两次赴黄山考察,称“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此发现,证明中国东部发生过冰川。
周恩来
(1898—1976)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民国28年(1939)2月23日,到泾县茂林云岭新四军军部,代表中共中央传达中共六届全会方针。3月初,由叶挺陪同,从泾县到太平仙源沿青屯公路上黄山,住“居士林”(今大礼堂址),曾在小补桥留影。
胡乔木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1960年10月30日到黄山,游温泉、玉屏楼景区,11月1日下山去杭州。
吴印咸
江苏沐阳人。摄影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即从事摄影工作。建国后,历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厂长、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等职。是第一部黄山彩色风光片《黄山》的艺术顾问。
王君华
江苏常熟人。1956年由上海到黄山参加工作,1957年6月编辑出版《黄山导游》。1962年9月在北京举办个人“黄山影展”,是中国摄影家学会会员。
卢施福
(1989—1983)广东珠海人。1962年在合肥举办个人黄山摄影作品展。1980年出版《卢施福黄山摄影选》,是知名的“黄山派”摄影家。
黄 翔
笔名少愚,湖北长阳人,摄影家。1955年4月起,多次到黄山拍照。其作品《黄山雨后》,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展,获1960年罗马尼亚国际沙龙影展银质奖章。
潘天寿
(1898—1971)浙江宁海县人,现代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1960年上黄山写生,笔下黄山松苍劲曲虬,盘根错节,形态生动。
陈 毅
(1901—1972)四川守至人。1963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当年10月16日至21日与30多个国家驻华使节,部分外交官员及他们的夫人一行69人,在外交部副部长黄镇,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李葆华、副省长张凯帆陪同下游览黄山,为黄山大门写下“黄山”二字。
溥 仪
(1906—1967)清朝末代宣统皇帝,满族人,姓爱新觉罗。抗战时任伪满州国皇帝。抗战胜利后被捕,1959年12月4日特赦释放。1964年任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64年4月2日与17位特赦人员从杭州上黄山。3日,分两路游览,一路由温泉到文殊院,经北海于4日回温泉,另一路只在温泉。5日晚,安徽政协常委会副主席戴戟在黄山宾馆设宴招待全体特赦人员。6日离山。同行者有杜聿明、宋希濂、沈醉、罗历戎、李以匡力、杜建时、郑庭籍、周振强、董益三、杨伯涛、溥杰、范汉杰、王子衡、康泽、许长林、廖耀湘、贾毓芝及领队陈此生、连以农。
郭沫若
(1892—1978)四川省乐山县人,现代作家、诗人、戏剧家、史学家、古文字学家。1964年5月20日偕夫人于立群,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连贯和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潘效安陪同下游黄山,下榻“翠明轩”。21日登玉屏楼,22日到北海,次日晨与北海宾馆工作人员合影,取黑虎松旁山径下山。24日游温泉区,题“桃源亭”“黄山气象站”匾,改“七里亭”为“入胜亭”,25日离山。回京后作长诗《黄山之歌》,发表于《人民日报》。
胡志明
(1890—1969)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1965年5月21日—6月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董必武、中共中央联络部部长伍修权、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李葆华陪同下,到黄山休养,年高未登山,游温泉区、慈光寺,眺望天都峰,参观了黄山林校、山岔大队和石门水电站。
董必武
(1885—1975)湖北黄安(今名红安)人。1965年5月21日至6月9日陪同胡志明到黄山休养,题“慈光阁”、“听涛居”匾额,作《坐观瀑楼中对雨》、《由汤池赴慈光寺途中望天都峰有感》等诗。
老 舍
(1898—1966)满族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又号舍予,笔名老舍,现代作家、戏剧家、文学评论家,荣称“人民的艺术家”。1965年7月—8月间,与夫人胡洁青到黄山游览、创作,作《黄山小诗》数首。
陆定一
1966年4月11日游黄山,住新温泉楼,14日离山。
刘海粟
江苏人,当代著名画家,立下十上黄山大愿。1918年第一次上黄山后,说:“我见过欧洲好多名山,没有比黄山更美丽的了。”1980年七上黄山,写多幅泼墨佳作。1981年8月、1982年8月,连续八上、九上黄山,1988年93岁时十上黄山,下榻散花精舍长达两个多月,几乎每日外出写生。又创出46副艺术精品。他对黄山情有独钟,总说黄山最美,世界上名山都比不上。他有一枚印章,上刻:“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
黄永玉
湖南凤凰土家族人,国画家、版画家、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1972年到黄山写生,融中国画、西洋画艺术于一体,使黄山山水更显富丽堂皇、丰富多彩。
关山月
广东阳江人,当代国画家。1977年登黄山,概叹入画黄山太晚,称黄山是中国山水范本。
李可染
江苏徐州人,当代国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早年曾到黄山写生,1978年重游黄山,历时月余,绘制30多幅黄山作品。
哈里.休斯
美国马里兰州州长。1980年6月12日偕夫人访问合肥后游黄山,15日离开。
赵无极
法籍华人,当代著名画家。1983年9月应中共中央、文化部邀请,回国观光,游览黄山,说将以他的名气和画笔描绘、赞美黄山。
马克.里布
法国人,当代摄影家,是赵无极好友。赵无极1983年9月登黄山回国后劝他不可不上黄山,马克即于当年11月登上黄山,不顾年高与严寒,拍下许多黄山风光照片,于1984年7月在法国《现实》杂志,用了十几页篇幅,以《不见黄山不瞑目》为题,报道黄山风光和旅游状况。
4. 杨伯涛zucker哪个学校的?
黑龙江职业学院
杨伯涛,1983年9月20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身高180cm,A型血,处女座。中国大陆80后影视演员,凭借硬朗的外形和不俗的武术功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以硬汉角色出现在观众视线中,影视剧中一个个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其硬朗外形和气质被多部影视剧邀约出演重要角色。
5. 为什么很多将领没受过军事教育?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保卫祖国而进行的一场全民族抗战,期间有很多将领指挥军队打出了许多胜仗,这些将领中很多人没有受过专业的军事教育。但是不能因为他们缺乏专业军事教育就否认他们的作战能力。
一、历史造就“李云龙”们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一些将领缺乏专业军事教育,但是他们之所以能够指挥军队打出许多胜仗,主要原因是受到了社会和家庭背景的影响。据统计,大约只有15%的抗日将领是知识分子,他们经过良好的教育。而大部分的将领都来自农民家庭,他们熟悉与人民打交道的方式和习惯,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和判断能力。
二、缺乏专业军事教育的将领
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有非常多的名将并没有受过专业军事教育,但是他们仍然能够在战争中打出很多的胜仗,这其中自然有着很多值得探究的原因:
首先,中国抗日战争时间非常的长,大约持续了整整十四年的时间,战争的长期持续使得军队里一些经验稚嫩的大头兵也有充分的成长机会。
这就意味着,即便是从未受过正规教育的年轻人,在战争中会得到很多宝贵的战争经验和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军事实力会逐渐增强。而这些实战经验也成为了中国抗战中军队巨大的优势。
其次,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特殊的国情和对抗的敌人同样造就了一群能够胜任战争任务的将领。
在当时的中国,由于内部的政治动荡和经济不发达,很多政客、军人都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军事教育,但正是由于这些人来自于平民百姓、社会底层,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彻骨的民族危机,更加深刻地明白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并掌握了底层民众的力量来源,从而在抗日战争中更容易接受各种情况的挑战和适应能力提高,熟练掌握各种军事技能。
这些将领也更容易被民众所认可和信任,因为他们更能够体察民情,更了解百姓的渴求。因此,这些将领不仅具备了人民领袖的特点,也同时具备了坚韧的战斗能力和过硬的军事才能,无论是在战场还是在后方,都可以获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再次,中国抗日时期的军队本身就是一个大杂烩,里面包含了各种年龄、背景和经验的人,有著名的将领,有前线的战斗员,也有后勤的干部等等,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能力和特长。许多没有接受过专业军事教育的人,包括很多民间义勇军的领袖,在战争中通过实战的经验和不断的试错中,锤炼出了自己特有的战斗方式和技能,甚至可能比那些有正规军事教育的将领更加适应战争的环境。
此外,在抗日战争中,许多无军事背景的将领之所以能够打赢战争,还与军队的组织和指挥有关。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一些部队军队往往采用化整为零、灵活掌握战机的方式进行战斗。这种方式使得每个人的贡献都得到了尊重,比如说民间义勇军的领袖,他们不仅拥有自己的军事掌握和战斗技巧,而且还深受士兵尊重,这让他们得以在战斗中更加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他们的部队取得了胜利。
最后,中国抗战时期军队里的许多将领之所以能够打赢战争,还与其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勇气有关。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知道抗战的胜利和国家的利益有多么重要,即使自己没有足够的军事知识,但是在他们心中,有着更加高傲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这也是他们克服困境、打赢战争的重要力量。
三、总结
西方军事评论家曾有句总结“So much depends upon the spirit of leadership。”这句话足以概括没有受过专业军事教育的将领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背景下,这些将领之所以能够在战争中树立领袖形象,赢得民众拥戴,是因为他们忠诚于人民,勇敢无畏地奋斗,不屈不挠地寻求民族独立与领土完整。
他们不依赖书本,而是凭借身边的人和事物,从残酷的战斗中获取经验教训,迅速成长为杰出的领袖。
最后博主想说的是,如今虽然我们有着更好的装备与条件,但仍一定且必须学习这些将领的行动和思想的精髓,这将是一种可以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的永恒力量。因为在一切的困境面前,这种民族精神力量永远是打倒一切来犯之敌的源泉,是真正的力量和精髓。
6. 整编十一师?
国军第18军整编十一师曾与刘邓大军对战,师长乃国军名将--常胜将军胡琏。胡琏,字伯玉,老黄埔出身,毕业后就在黄埔学长陈诚、罗卓英的十八军手下服役。其人勇谋兼备而不骄,在战场上的表现确比其同僚们略高一筹。他有张灵甫的“悍”,但无张灵甫的“骄”;其“忠”不比黄百韬少,其“谋”绝比黄百韬多。胡琏喻为“虎性”与“狐性”的结合体还是恰如其分的。第18军战斗序列
1930-1931
军长 陈诚
第11师师长 陈诚 罗卓英
第14师师长 陈诚(兼) 周至柔
1931-1933
第11师师长 罗卓英 肖乾 黄维
第14师师长 周至柔 霍揆章
第43师师长 刘绍先
第52师师长 李明
第52师师长 陈时骥
1933-1937
军长 陈诚 罗卓英
第11师师长 黄维
第14师师长 霍揆章
第43师师长 邹洪 李士林
第67师师长 傅仲芳
第94师师长 李树森
第97师师长 孔令恂
第98师师长 夏楚中
第99师师长 郭思演
1937-1938
军长 罗卓英 黄维
第11师师长 彭善
第67师师长 李树森 黄维
第60师师长 陈沛
1938-1940
军长 彭善
第11师师长 彭善、叶佩高(39年5月)、方靖(40年1月)
第43师师长 金德洋
第67师师长 莫与硕(借调第三战区)
新编第23师师长 盛逢尧
1940-1943
军长 彭善 方天
第11师师长 方靖、胡琏(42年3月)
第18师师长 罗广文(39年3月)
第199师师长 宋瑞珂
1943-1944
军长 罗广文
第11师师长 胡琏
第18师师长 覃道善(43年4月)
第55师师长 武泉远
独立工兵第36营营长 李凤标
1944-1948
军长 胡琏
第11师师长刘云翰(44年1月)、杨伯涛(45年2月)
第18师师长 覃道善
第118师师长 戴朴
1948-1948年底
军长 杨伯涛
第11师师长 王元直
第49师师长 何竹本
第118师师长 尹钟岳
7. 中国历史上哪个省份的名将最多?
井冈山根据地虽然位于江西境内,可早期的红军队伍来自于哪里呢?当然是主席亲自领导的秋收起义、朱老总和陈老总率南昌起义余部发动的“湘南起义”以及彭老总主持的“平江起义”,这三次起义的共性在于,都发生在湖南省境内,而井冈山是在湘赣交界地带。
(八路军时期的许光达将军)
所以要注意历史的细节,中央红军虽然是在闽赣苏区发展起来的,但是其高级指挥员却大多来自湖南地区,也就造就开国十大元帅中,有彭德怀、罗荣桓、贺龙(湘鄂西红军)三人籍贯为湖南,更有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等六位大将出身于湖南,这个接近50%的比例是全国各省中绝无仅有的。
尽管在开国将帅群体中,江西以总数量360名位居第一,可是题目特指的是“名将”,因此湖南省虽然只有199名位居第三,但是高级将领尤其是名将的数量无疑名列前矛,比如粟裕、比如陈赓等等。而在57名上将中,有19人出自湖南,在177位开国上将中,也有45人出自湖南,比如王震、杨勇、杨得志、邓华、李志敏、宋时轮、唐亮等等,可谓是将星璀璨。
(左权将军)
这还不算完,在国民革命军北伐初期,所部八个军中有三个军其实是“建国湘军“的队伍,占比达到了37.5%,包括了谭延闿第2军、程潜第6军和唐生智的第8军,而且必须要清楚,北伐战争其实是从湖南开始的,因为唐生智归顺广州政府后,北伐军的势力在1926年已经拓展到长沙,并且是以长沙为前进基地开始的北伐,所以在另外一个阵营中,湖南籍名将也是大有人在。
黄埔一期仅仅招生499人,但是由于程潜所办“湘军讲武堂”158名学员的整体并入(几乎都是湘籍),从而使黄埔一期生中的湖南学员比例,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比例,第一期毕业学员共645名,其中197名为湖南籍,占比达到了30%,比如号称黄埔三杰的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就全部是湖南老表。
(陈赓将军)
所谓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能文能武李默庵的说法,其中李默庵也是湖南人,黄埔一期生参加了东征和北伐,在国民革命军中资历深厚,自然名将辈出。一般而言,真正得到重用并且在战争中晋升迅速的所谓黄埔生,多指前五期学员,而在黄埔第一到第五期的总计6054名学员当中,居然有2198名是湖南籍,占比高达36%,居全国各省第一。
黄埔系军队从一个2000人的教导团起家,直至发展到几百万人的军事集团,其中以黄埔生为中下级军官骨干,在20多年的战争历程中,先天性具备名将滋生的土壤,并逐渐超越了保定系军官团。
(宋希濂)
比如北伐铁军第四军的叶挺独立团,是由孙中山大元帅府的铁甲车队扩编而成,在扩编的士官和士兵当中,基本以三湘子弟充当骨干,大多为安源煤矿工人和湖南各地的农运骨干,连排以上干部几乎都是湘籍党员,战斗力自然爆表,“无湘不成军”所言非虚啊。大家不太熟悉的秋收起义骨干军官卢德铭、余洒度、苏先俊、伍中豪也都是湖南人,只不过他们很早就牺牲在革命战争的战场上。
尽管老蒋用人讲究“黄浙陆一”,大肆提拔浙江同乡,但是湖南籍将领仍然是绕不过去的特殊群体,历经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之后,虽然战区一级司令官多为保定毕业生,但是副战区和兵团级的军事主官,湖南籍仍然大有人在,并且总数量仍然稳居各省第一。笔者简单拢了一下,在解放战争中蒋军先后组建的22个兵团当中,湖南籍的兵团司令可谓一抓一大把。
(陈明仁将军)
比如第一兵团先后担任司令官的郑洞国、陈明仁和黄杰,第四兵团的李文,第九兵团廖耀湘,第十一兵团霍揆彰,第十四兵团宋希濂等等,兵团副司令袁仆、丁德隆,还有复兴社的邓文仪、被枪毙的酆悌、战场自毙的刘戡,无一不是耳熟能详。至于黄埔四期、五期的军长、师长那就更多了,同时在南京中央军校开办以后,湘籍学员占比也相当之大,这里就不展开说明了。
所以在另外一个阵营中,湖南籍的“名将”数量肯定是力压浙江稳居第一的,还有一批其实也算比较知名的,比如后任的新1军军长李鸿、新6军军长潘裕昆、第18军军长杨伯涛、第74军军长邱维达、第5军军长熊笑三,看见没有,所谓“五大主力”的军事主官已然到齐了,他们虽然没有首任主官那么出名,也算是蒋军中的骨干将领了,无非是资历稍差一些而已。
还有血洒疆场的两位我军早期名将值得一提,那就是红三军军长黄公略和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也都是湖南人,如果不是过早牺牲,军衔至少大将起,这个结论不离谱吧?
(程潜将军)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
1. 杨伯涛,杨伯韬是黄埔几期?
第七期
杨伯涛(1909—2000),湖南芷江人,侗族,1926年加入王天培第十军教导团,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国宁汉分裂,杨伯涛转入程潜第六军教导团,任第六军第十九师排长。 1929年春,考入黄埔军校第七期。
2. 黄维在淞沪会战中有着什么样的表现?
黄维,国军中城府最深的人,却被人看成是“书呆子”,隐藏在呆萌外表后面的,是一个看穿世事的心。
黄维在淞沪会战中担任第18军第67师师长,驻守罗店地区。黄维晚年回忆起淞沪会战,依然是老泪纵横,他说
“在罗店死守一周,打到最后,手下三个团长,一个战死,两个重伤。师部除了一个电报员,连文书、炊事员都拿枪上阵去了。战后整编,活着的连一个团都凑不上,非常惨烈......”
在国家危难之际,军人拿起武器保家卫国,必要时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在新中国成立后,是军人的神圣使命,也是军人的应当应分的本职工作。可是,在腐败透顶的国民革命军系统,这种本该是常态的作战,居然成了一个人道德高尚的证据。
但是,黄维不愿意相信这一切,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让国军焕然一新。黄维一度相信,国军经过陈诚的改造和训练,能够实现现代化和国家化,成为保家卫国的钢铁洪流,而不是政客们争权夺利的工具。
所以,黄维卸任第18军军长和54军军长后,就当担负起训练青年军的重任。他年轻时就当过乡村教师,如今做起办军校训练军队,自然不在话下。
1944年到1948年,黄维一下子就搞了4年时间的训练,本以为可以这样一直下去。没想到,白崇禧和陈诚的矛盾,最终把他推向了风口浪尖。
白崇禧是华中司令,陈诚是蒋介石的代言人,还是白崇禧手下胡琏兵团的实际主人。陈诚把苦心经营的土木系军队全部放进胡琏兵团时,白崇禧表示坚决反对,白崇禧不反对增强胡琏兵团力量,他反对的是胡琏这个跋扈将军。白崇禧还联合了自己的知交好友何应钦,最终陈诚只好让黄维代替胡琏,担任这个兵团司令。
黄维对中原战局并不乐观,所以,他一开始就说,这个兵团司令只做6个月,时间一到,我回去教书去!
却不料,黄维听着蒋介石和国防部的命令,一步步落入了解放军的重重包围。更可恶的是,黄维和蒋介石、顾祝同、刘峙等人的通信从未中断,可是这些人却从没有告诉他黄百韬早就兵败自杀了。当胡琏在兵团部一把撕下画着黄百韬兵团的地图时,黄维知道,这次真的逃不过了。
黄维抢了胡琏的位置,两人关系却很好。突围时,胡琏专门把性能更好的新坦克给黄维,自己则坐着旧坦克突围。不仅如此,两人突围时,连18军军长杨伯涛等人都没告诉,相当保密。结果,胡琏冲出重围,黄维的新坦克半路抛锚,黄维被俘虏。
每当看到这一节,我都脑补出一个情节——黄维知道国军必然失败,主动被俘虏,成为这场战争的旁观者。
直到我了解到黄维在功德林的表现,我才坚定地认为,黄维城府极深,用书呆子的外表,瞒过了所有人,让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化。
进了功德林,黄维的表现十分奇怪。当别人热烈讨论时,他不参与;当别人积极劳动时,他认真参与。从行动上看,黄维十分本分,可是从思想上来看,此人深不可测。
黄维最厉害的一点是,他利用功德林管理所的政策,为自己谋求到一个研究永动机的机会。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无用功,可是黄维就是坚持去做,并且还能拿出党的政策说事。没办法,这样傲娇的人,你还得满足他的一切要求。
管理所高墙之内,黄维身体不自由,可是思想是自由的,因为他从不参与思想改造,只是安静看着这一切,因为他知道,两条路线的斗争,绝不是十年二十年能看出来的。
管理所高强之外,黄维的家人也得到了最好的照顾。黄维的大儿子黄理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大女儿黄敏南毕业于复旦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小女儿黄慧南毕业于中央党校。黄维的孩子们,上的都是共产党的大学,做的都是共产党的革命工作,黄维实在是没有理由继续“顽固”下去。
可是,黄维还偏偏就没有配合思想改造,以至于他到1975年12月才获得特赦。就是那一年,蒋介石死了,第二年,新中国最动荡的年代结束了。
我有理由相信,当黄维获得特赦的那一刻,他可能并没有很高兴。因为,在他看来,在功德林里面是最安全的!
黄维知道,徐远举等人在白公馆,曾经被群众围攻,是解放军战士保护了这些罪人的生命安全。黄维还知道,他曾经用毒气弹屠杀解放军战士,出去会不会被报复,他心里没底。
黄维还知道,王耀武、溥仪、廖耀湘这些最早特赦出去的人,还没有开追悼会,还没有盖棺论定。出去会不会算总账不好说,反正功德林是个好地方。
黄维在功德林里踏踏实实研究永动机,同时冷眼看着海峡两岸、大洋两岸的明争暗斗,黄维比谁都清楚,但他只想做个旁观者。双堆集的教训,他不想再重复一次。
所以,台湾捎来消息,说黄维还是在职军人,还存着100多万工资,他并不意外,但这个钱,不能要。
黄维是最后一个特赦的,你没发现,他的命,比首批特赦的人好多了吗?
3. 有哪些名人去过黄山?
陈 业
汉代上虞(今属浙江)人,曾任会稽太守。北魏时的郦道元《水经注》载:“会稽陈业,洁身清行,遁迹此山(指黟山)”,是具有文字记载的游黄山第一人。
李 白
据郭沫若《李白与杜甫》和《太平广记》、仙源《城南胡氏家谱》与李白本人有关诗作等资料显示,权且认为李白来黄山有三次。前两次畅游山水并求仙访道,后一次却专为了寻访故友。
岛 云
唐代诗僧。曾从天都东侧攀登天都绝顶,于绝壁上留《登天都峰》一诗,是登天都第一人,唐代题咏黄山最多的人。
薛 邕
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歙州刺史。在汤泉设浴池,供人沐浴疗疾,温泉自此使用。
李敬方
唐宣宗大中四至六年(850-852)歙州刺史。多次入浴温泉,风疾痊愈,于泉边建白龙堂,有《汤池》诗、《汤泉铭》。
包西来
印度高僧,结麻为衣,人称麻衣和尚。唐僖宗中和二年(882)麻衣和尚在翠微峰下创建翠微寺,居山洞,此洞后即名“麻衣洞”。翠微寺刚建成,唐僖宗就下令全国毁寺,僧侣还俗,麻衣和尚作诗“敕命如雷下翠微,佛前垂泪脱麻衣。山中有寺不容住,四海无家何处归。”送给唐僖宗,有幸保全了翠微寺。
赵匡胤
宋代开国皇帝。康熙记,赵匡胤在宋建隆元年(960)“陈桥兵变”前,密访翠微寺,向麻衣和尚卜问吉凶前程。
陈 炳
北宋时包拯老师。曾游翠微寺,留诗一首。
释行明
宋景佑年间(1034-1037)祥符寺住持。曾收藏无名氏旧稿刊印,成为黄山现存第一部志书。
范成大
(1126-1193)南宋诗人,今苏州人。游黄山留有、《天都峰》、《温泉》等诗。
焦炳炎
南宋太平焦村人。幼年在黄山西麓城山书院读书,淳佑元年(1241)赐进士及第,太常少卿,有《黄山赋》传世。
张尹甫
(1245-1300)南宋甘肃天水人。先隐居黄山松山寺,后自建松谷草堂,是松谷庵开山始祖。
程元凤
南宋时歙人,官至右丞相。相传曾在掷钵禅院读书,晚年退隐于此,“丞相源”因此得名。
吴龙翰
南宋时歙人。咸淳年间(1265-1274)乡贡,咸淳四年十月偕友夜宿莲花峰顶。有《黄山游记》不足300字,是黄山游记中现存最早篇。
崔 涯
明代太平甘棠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监察御史。多次登山,醉翁峰下岩壁有题名刻“崔涯”二字。有《笔山文集》存世。
周 怡
(1505—1569)明代太平仙源人。官至吏部给事中,数登黄山,有《纳溪文集》存世。
刘元凯
明代四川阆中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太平县知县,素有政声,有“刘青天”之誉。曾数登黄山。
方玄静
(1516-1611)明代岩寺人。赠工部尚书,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主盟黄山历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天都社”,社设祥符寺附近。
普 门
(1546-1625)明万历30年来黄山,创建法海禅院(即慈光寺)和文殊院、大悲院,修登山大道,有大功于黄山。
潘之恒
(1556-1621) 明代岩寺人。地理学家,居黄山四十余年,著《黄海》一书,是明代唯一的黄山志书。
汪道昆
明代歙人。军事家,戏曲家,嘉靖二十年(1547)进士,官兵部右侍郎,后辞官归隐黄山。
王世贞
(1526-1590)明代江苏太仓人,文学家,官刑部尚书。明嘉靖年间(1522-1566)曾带领三吴两浙100余文人游黄山。
许 国
(1527-1596)歙人。明万历年间(1573-1619)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青年时曾读书祥符寺,退休后复游黄山。
黄习远
明代吴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游黄山,为始信峰和接引松命名。
徐霞客
(1586—1641)名宏祖,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一生两次游黄山。第一次,万历四十四年(1616)严冬,游祥符寺、慈光寺、石笋矼、狮子林、光明顶、松谷庵等地。第二次,万历四十六年九月初,经天门坎至文殊院,旋由“童子拜观音”处,“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至天都顶。夜止文殊院,翌日登莲顶,过光明顶,至炼丹台,经平天矼,游后海,夜宿狮子林。第三日,下丞相源,经苦竹溪,“转循太平县路,向东北行”。
江天一
明末抗清烈士,歙县寒江人,号寒江子。曾隐居黄山,独坐始信峰,1957年李一泯重书“寒江子独坐”五字镌刻于此。
钱谦益
(1582—1664)明末清初文学家,江苏常熟人。明崇祯十四年(1641)春游黄山,作《黄山游记》。
董 白
董小宛,清代秦淮名妓。天资巧慧,被称为“针神曲圣”,曾游黄山。
渐 江
僧人,画家,明末清初人。深爱黄山,得松、石、云、岩、壑精髓,新安画派鼻祖,有《黄山真景册》传世。
梅 清
号瞿山,清代画家,宣城人。游遍天都、莲花、光明顶、狮子林、松谷、白龙潭等处,后人编有《梅瞿山黄山胜迹图册》、《梅瞿山黄山图册》、《梅清黄山图册》等,为黄山画派奠基人之一。
石 涛
俗姓朱,清代画家。康熙六年(1667)游山,后屡来游,谓“搜尽奇峰打草稿”,“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黄山画派奠基人之一,《黄山八胜图》是其传世精品。
弘 眉
号紫石山主。于康熙三年至五年(1664—1666)撰成《黄山志》十卷。
闵麟嗣
(1628—1704)清代岩寺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编撰《黄山志定本》七卷,另首一卷。
陈九陛
康熙时太平县令。深爱黄山,多次游览,于狮子林客堂壁书“岂有此理,说也不信;真正妙绝,到此方知”。
陈 恭
清代福建人。太平县令,深爱黄山,有诗多首存世。
汪士宏
清代潜口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与人合撰《黄山志继集》八卷。
黄身先
清代歙人。于康熙三十年(1691)编辑不分卷的《黄山志略》。
程弘志
清代歙人。从顺治八年(1651)至康熙十三年(1674),辑《黄山志》五十卷。
沈德潜
(1673—1769)清代诗人,江苏吴县人。礼部侍郎,曾游黄山。
洪亮吉
(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江苏武进人。曾三游黄山,有《黄山白岳集》。
龚自珍
(1792—1841)清代思想家、诗人,杭州人。诗《黄山铭》收入《龚自珍全集》。
魏 源
(1794—1857)清代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湖南邵阳人。曾游黄山。
崔国英
(1831—?)清代甘棠人。幼年家贫,族人资助于狮子林读书,有“饿死不如读死”之志。同治十年(1871)进士。曾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作出使日记16卷。后辞官经商,重游黄山,作七律二首刻于始信峰,捐资建“狮林精舍”。
第二节 现、当代名人
陈少峰
1882—1950) 焦村镇陈村人。熟谙黄山峰、岭、路、径、松、石、云、溪等黄山详情大观。民国16年(1927)对黄山再作实地考察,编成《黄山指南》2卷,为第一部黄山导游书,首次定“迎客松”名。
黄炎培
(1878—1965)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清末举人。民国3年(1914)游览黄山。
张大千
(1899—1983)四川内江人,当代著名画家。民国16年(1927)、民国20年(1931)、民国25年(1936)三游黄山。第二次游山,在文殊院书“云海奇观”勒碑。民国34年(1945)元宵节为“追忆昔游”,作《黄山纪游》十二幅山水图。
黄宾虹
(1865—1955)歙县人,山水画家。一生游山九次,有《黄山松涛十二图》等美术作品,《黄山画家源流考》等著作。
汪采白
(1887—1940)山水画家,歙县人。南京中央大学国画系主任。多次游黄山,作黄山图1000余幅,选粹36幅出版,名《黄山卧游集》。
恽代英
(1895—1931)无产阶级革命家,原籍江苏武进,生于武昌。民国19年(1920)寒假,带9名学生徒步游山三天。
许世英
(1871—1964)东至县人。民国10年至12年(1921—1923)任北洋政策安徽省长,后任国民党中央政府赈济委员会委员长。民国20年前后,倡议建设黄山风景区,筹建黄山建设委员会。民国23年(1934)1月9日,于赈济委员会会议厅召开黄山建设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被推为委员会主任,发表演讲,并在民国24年(1935)一月一日《徽声报》发表《黄山建设之意义》一文。著有《黄山揽胜集》。
姚文采
(1890—1958)歙县人。民国23年(1934)被选为黄山建设委员会委员,后任黄山管理局筹备处副主任。民国33年后,任黄山管理局副局长,局长至民国38年(1949)。
方志敏
(1900—1935)江西弋阳人,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根据地和红军第十军创始人。民国23年(1934)12月12日,在汤口与寻淮舟红七军会师,成立军政委员会,任书记,组织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部分红军到达焦村迂回谭家桥,遭皖浙保安团袭击,方志敏组织部队英勇反击。
张学良
著名爱国将领,原东北军总司令。民国25年(1936)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翌年初冬,被国民党一个宪兵连,从奉化雪窦山押至黄山,软禁于正道居(今听涛居),第四天又仓促押去江西萍乡。
李四光
(1889—1971)湖北黄岗人,地质学家,地质力学创始人。民国25年(1936)来黄山考察,于慈光寺处发现U形山谷,于谷东壁下部(即立马峰下)发现平行排列的冰磨条痕。经过搜集资料、考察结果,用英文写成《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一文,附八张图片,发表于当年9月《中国地质学会志》上。在南京中央大学任教授的德国知名冰川学家费斯曼读文章后,两次赴黄山考察,称“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此发现,证明中国东部发生过冰川。
周恩来
(1898—1976)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民国28年(1939)2月23日,到泾县茂林云岭新四军军部,代表中共中央传达中共六届全会方针。3月初,由叶挺陪同,从泾县到太平仙源沿青屯公路上黄山,住“居士林”(今大礼堂址),曾在小补桥留影。
胡乔木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1960年10月30日到黄山,游温泉、玉屏楼景区,11月1日下山去杭州。
吴印咸
江苏沐阳人。摄影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即从事摄影工作。建国后,历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厂长、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等职。是第一部黄山彩色风光片《黄山》的艺术顾问。
王君华
江苏常熟人。1956年由上海到黄山参加工作,1957年6月编辑出版《黄山导游》。1962年9月在北京举办个人“黄山影展”,是中国摄影家学会会员。
卢施福
(1989—1983)广东珠海人。1962年在合肥举办个人黄山摄影作品展。1980年出版《卢施福黄山摄影选》,是知名的“黄山派”摄影家。
黄 翔
笔名少愚,湖北长阳人,摄影家。1955年4月起,多次到黄山拍照。其作品《黄山雨后》,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展,获1960年罗马尼亚国际沙龙影展银质奖章。
潘天寿
(1898—1971)浙江宁海县人,现代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1960年上黄山写生,笔下黄山松苍劲曲虬,盘根错节,形态生动。
陈 毅
(1901—1972)四川守至人。1963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当年10月16日至21日与30多个国家驻华使节,部分外交官员及他们的夫人一行69人,在外交部副部长黄镇,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李葆华、副省长张凯帆陪同下游览黄山,为黄山大门写下“黄山”二字。
溥 仪
(1906—1967)清朝末代宣统皇帝,满族人,姓爱新觉罗。抗战时任伪满州国皇帝。抗战胜利后被捕,1959年12月4日特赦释放。1964年任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64年4月2日与17位特赦人员从杭州上黄山。3日,分两路游览,一路由温泉到文殊院,经北海于4日回温泉,另一路只在温泉。5日晚,安徽政协常委会副主席戴戟在黄山宾馆设宴招待全体特赦人员。6日离山。同行者有杜聿明、宋希濂、沈醉、罗历戎、李以匡力、杜建时、郑庭籍、周振强、董益三、杨伯涛、溥杰、范汉杰、王子衡、康泽、许长林、廖耀湘、贾毓芝及领队陈此生、连以农。
郭沫若
(1892—1978)四川省乐山县人,现代作家、诗人、戏剧家、史学家、古文字学家。1964年5月20日偕夫人于立群,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连贯和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潘效安陪同下游黄山,下榻“翠明轩”。21日登玉屏楼,22日到北海,次日晨与北海宾馆工作人员合影,取黑虎松旁山径下山。24日游温泉区,题“桃源亭”“黄山气象站”匾,改“七里亭”为“入胜亭”,25日离山。回京后作长诗《黄山之歌》,发表于《人民日报》。
胡志明
(1890—1969)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1965年5月21日—6月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董必武、中共中央联络部部长伍修权、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李葆华陪同下,到黄山休养,年高未登山,游温泉区、慈光寺,眺望天都峰,参观了黄山林校、山岔大队和石门水电站。
董必武
(1885—1975)湖北黄安(今名红安)人。1965年5月21日至6月9日陪同胡志明到黄山休养,题“慈光阁”、“听涛居”匾额,作《坐观瀑楼中对雨》、《由汤池赴慈光寺途中望天都峰有感》等诗。
老 舍
(1898—1966)满族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又号舍予,笔名老舍,现代作家、戏剧家、文学评论家,荣称“人民的艺术家”。1965年7月—8月间,与夫人胡洁青到黄山游览、创作,作《黄山小诗》数首。
陆定一
1966年4月11日游黄山,住新温泉楼,14日离山。
刘海粟
江苏人,当代著名画家,立下十上黄山大愿。1918年第一次上黄山后,说:“我见过欧洲好多名山,没有比黄山更美丽的了。”1980年七上黄山,写多幅泼墨佳作。1981年8月、1982年8月,连续八上、九上黄山,1988年93岁时十上黄山,下榻散花精舍长达两个多月,几乎每日外出写生。又创出46副艺术精品。他对黄山情有独钟,总说黄山最美,世界上名山都比不上。他有一枚印章,上刻:“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
黄永玉
湖南凤凰土家族人,国画家、版画家、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1972年到黄山写生,融中国画、西洋画艺术于一体,使黄山山水更显富丽堂皇、丰富多彩。
关山月
广东阳江人,当代国画家。1977年登黄山,概叹入画黄山太晚,称黄山是中国山水范本。
李可染
江苏徐州人,当代国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早年曾到黄山写生,1978年重游黄山,历时月余,绘制30多幅黄山作品。
哈里.休斯
美国马里兰州州长。1980年6月12日偕夫人访问合肥后游黄山,15日离开。
赵无极
法籍华人,当代著名画家。1983年9月应中共中央、文化部邀请,回国观光,游览黄山,说将以他的名气和画笔描绘、赞美黄山。
马克.里布
法国人,当代摄影家,是赵无极好友。赵无极1983年9月登黄山回国后劝他不可不上黄山,马克即于当年11月登上黄山,不顾年高与严寒,拍下许多黄山风光照片,于1984年7月在法国《现实》杂志,用了十几页篇幅,以《不见黄山不瞑目》为题,报道黄山风光和旅游状况。
4. 杨伯涛zucker哪个学校的?
黑龙江职业学院
杨伯涛,1983年9月20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身高180cm,A型血,处女座。中国大陆80后影视演员,凭借硬朗的外形和不俗的武术功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以硬汉角色出现在观众视线中,影视剧中一个个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其硬朗外形和气质被多部影视剧邀约出演重要角色。
5. 为什么很多将领没受过军事教育?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保卫祖国而进行的一场全民族抗战,期间有很多将领指挥军队打出了许多胜仗,这些将领中很多人没有受过专业的军事教育。但是不能因为他们缺乏专业军事教育就否认他们的作战能力。
一、历史造就“李云龙”们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一些将领缺乏专业军事教育,但是他们之所以能够指挥军队打出许多胜仗,主要原因是受到了社会和家庭背景的影响。据统计,大约只有15%的抗日将领是知识分子,他们经过良好的教育。而大部分的将领都来自农民家庭,他们熟悉与人民打交道的方式和习惯,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和判断能力。
二、缺乏专业军事教育的将领
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有非常多的名将并没有受过专业军事教育,但是他们仍然能够在战争中打出很多的胜仗,这其中自然有着很多值得探究的原因:
首先,中国抗日战争时间非常的长,大约持续了整整十四年的时间,战争的长期持续使得军队里一些经验稚嫩的大头兵也有充分的成长机会。
这就意味着,即便是从未受过正规教育的年轻人,在战争中会得到很多宝贵的战争经验和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军事实力会逐渐增强。而这些实战经验也成为了中国抗战中军队巨大的优势。
其次,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特殊的国情和对抗的敌人同样造就了一群能够胜任战争任务的将领。
在当时的中国,由于内部的政治动荡和经济不发达,很多政客、军人都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军事教育,但正是由于这些人来自于平民百姓、社会底层,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彻骨的民族危机,更加深刻地明白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并掌握了底层民众的力量来源,从而在抗日战争中更容易接受各种情况的挑战和适应能力提高,熟练掌握各种军事技能。
这些将领也更容易被民众所认可和信任,因为他们更能够体察民情,更了解百姓的渴求。因此,这些将领不仅具备了人民领袖的特点,也同时具备了坚韧的战斗能力和过硬的军事才能,无论是在战场还是在后方,都可以获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再次,中国抗日时期的军队本身就是一个大杂烩,里面包含了各种年龄、背景和经验的人,有著名的将领,有前线的战斗员,也有后勤的干部等等,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能力和特长。许多没有接受过专业军事教育的人,包括很多民间义勇军的领袖,在战争中通过实战的经验和不断的试错中,锤炼出了自己特有的战斗方式和技能,甚至可能比那些有正规军事教育的将领更加适应战争的环境。
此外,在抗日战争中,许多无军事背景的将领之所以能够打赢战争,还与军队的组织和指挥有关。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一些部队军队往往采用化整为零、灵活掌握战机的方式进行战斗。这种方式使得每个人的贡献都得到了尊重,比如说民间义勇军的领袖,他们不仅拥有自己的军事掌握和战斗技巧,而且还深受士兵尊重,这让他们得以在战斗中更加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他们的部队取得了胜利。
最后,中国抗战时期军队里的许多将领之所以能够打赢战争,还与其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勇气有关。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知道抗战的胜利和国家的利益有多么重要,即使自己没有足够的军事知识,但是在他们心中,有着更加高傲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这也是他们克服困境、打赢战争的重要力量。
三、总结
西方军事评论家曾有句总结“So much depends upon the spirit of leadership。”这句话足以概括没有受过专业军事教育的将领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背景下,这些将领之所以能够在战争中树立领袖形象,赢得民众拥戴,是因为他们忠诚于人民,勇敢无畏地奋斗,不屈不挠地寻求民族独立与领土完整。
他们不依赖书本,而是凭借身边的人和事物,从残酷的战斗中获取经验教训,迅速成长为杰出的领袖。
最后博主想说的是,如今虽然我们有着更好的装备与条件,但仍一定且必须学习这些将领的行动和思想的精髓,这将是一种可以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的永恒力量。因为在一切的困境面前,这种民族精神力量永远是打倒一切来犯之敌的源泉,是真正的力量和精髓。
6. 整编十一师?
国军第18军整编十一师曾与刘邓大军对战,师长乃国军名将--常胜将军胡琏。胡琏,字伯玉,老黄埔出身,毕业后就在黄埔学长陈诚、罗卓英的十八军手下服役。其人勇谋兼备而不骄,在战场上的表现确比其同僚们略高一筹。他有张灵甫的“悍”,但无张灵甫的“骄”;其“忠”不比黄百韬少,其“谋”绝比黄百韬多。胡琏喻为“虎性”与“狐性”的结合体还是恰如其分的。第18军战斗序列
1930-1931
军长 陈诚
第11师师长 陈诚 罗卓英
第14师师长 陈诚(兼) 周至柔
1931-1933
第11师师长 罗卓英 肖乾 黄维
第14师师长 周至柔 霍揆章
第43师师长 刘绍先
第52师师长 李明
第52师师长 陈时骥
1933-1937
军长 陈诚 罗卓英
第11师师长 黄维
第14师师长 霍揆章
第43师师长 邹洪 李士林
第67师师长 傅仲芳
第94师师长 李树森
第97师师长 孔令恂
第98师师长 夏楚中
第99师师长 郭思演
1937-1938
军长 罗卓英 黄维
第11师师长 彭善
第67师师长 李树森 黄维
第60师师长 陈沛
1938-1940
军长 彭善
第11师师长 彭善、叶佩高(39年5月)、方靖(40年1月)
第43师师长 金德洋
第67师师长 莫与硕(借调第三战区)
新编第23师师长 盛逢尧
1940-1943
军长 彭善 方天
第11师师长 方靖、胡琏(42年3月)
第18师师长 罗广文(39年3月)
第199师师长 宋瑞珂
1943-1944
军长 罗广文
第11师师长 胡琏
第18师师长 覃道善(43年4月)
第55师师长 武泉远
独立工兵第36营营长 李凤标
1944-1948
军长 胡琏
第11师师长刘云翰(44年1月)、杨伯涛(45年2月)
第18师师长 覃道善
第118师师长 戴朴
1948-1948年底
军长 杨伯涛
第11师师长 王元直
第49师师长 何竹本
第118师师长 尹钟岳
7. 中国历史上哪个省份的名将最多?
井冈山根据地虽然位于江西境内,可早期的红军队伍来自于哪里呢?当然是主席亲自领导的秋收起义、朱老总和陈老总率南昌起义余部发动的“湘南起义”以及彭老总主持的“平江起义”,这三次起义的共性在于,都发生在湖南省境内,而井冈山是在湘赣交界地带。
(八路军时期的许光达将军)
所以要注意历史的细节,中央红军虽然是在闽赣苏区发展起来的,但是其高级指挥员却大多来自湖南地区,也就造就开国十大元帅中,有彭德怀、罗荣桓、贺龙(湘鄂西红军)三人籍贯为湖南,更有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等六位大将出身于湖南,这个接近50%的比例是全国各省中绝无仅有的。
尽管在开国将帅群体中,江西以总数量360名位居第一,可是题目特指的是“名将”,因此湖南省虽然只有199名位居第三,但是高级将领尤其是名将的数量无疑名列前矛,比如粟裕、比如陈赓等等。而在57名上将中,有19人出自湖南,在177位开国上将中,也有45人出自湖南,比如王震、杨勇、杨得志、邓华、李志敏、宋时轮、唐亮等等,可谓是将星璀璨。
(左权将军)
这还不算完,在国民革命军北伐初期,所部八个军中有三个军其实是“建国湘军“的队伍,占比达到了37.5%,包括了谭延闿第2军、程潜第6军和唐生智的第8军,而且必须要清楚,北伐战争其实是从湖南开始的,因为唐生智归顺广州政府后,北伐军的势力在1926年已经拓展到长沙,并且是以长沙为前进基地开始的北伐,所以在另外一个阵营中,湖南籍名将也是大有人在。
黄埔一期仅仅招生499人,但是由于程潜所办“湘军讲武堂”158名学员的整体并入(几乎都是湘籍),从而使黄埔一期生中的湖南学员比例,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比例,第一期毕业学员共645名,其中197名为湖南籍,占比达到了30%,比如号称黄埔三杰的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就全部是湖南老表。
(陈赓将军)
所谓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能文能武李默庵的说法,其中李默庵也是湖南人,黄埔一期生参加了东征和北伐,在国民革命军中资历深厚,自然名将辈出。一般而言,真正得到重用并且在战争中晋升迅速的所谓黄埔生,多指前五期学员,而在黄埔第一到第五期的总计6054名学员当中,居然有2198名是湖南籍,占比高达36%,居全国各省第一。
黄埔系军队从一个2000人的教导团起家,直至发展到几百万人的军事集团,其中以黄埔生为中下级军官骨干,在20多年的战争历程中,先天性具备名将滋生的土壤,并逐渐超越了保定系军官团。
(宋希濂)
比如北伐铁军第四军的叶挺独立团,是由孙中山大元帅府的铁甲车队扩编而成,在扩编的士官和士兵当中,基本以三湘子弟充当骨干,大多为安源煤矿工人和湖南各地的农运骨干,连排以上干部几乎都是湘籍党员,战斗力自然爆表,“无湘不成军”所言非虚啊。大家不太熟悉的秋收起义骨干军官卢德铭、余洒度、苏先俊、伍中豪也都是湖南人,只不过他们很早就牺牲在革命战争的战场上。
尽管老蒋用人讲究“黄浙陆一”,大肆提拔浙江同乡,但是湖南籍将领仍然是绕不过去的特殊群体,历经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之后,虽然战区一级司令官多为保定毕业生,但是副战区和兵团级的军事主官,湖南籍仍然大有人在,并且总数量仍然稳居各省第一。笔者简单拢了一下,在解放战争中蒋军先后组建的22个兵团当中,湖南籍的兵团司令可谓一抓一大把。
(陈明仁将军)
比如第一兵团先后担任司令官的郑洞国、陈明仁和黄杰,第四兵团的李文,第九兵团廖耀湘,第十一兵团霍揆彰,第十四兵团宋希濂等等,兵团副司令袁仆、丁德隆,还有复兴社的邓文仪、被枪毙的酆悌、战场自毙的刘戡,无一不是耳熟能详。至于黄埔四期、五期的军长、师长那就更多了,同时在南京中央军校开办以后,湘籍学员占比也相当之大,这里就不展开说明了。
所以在另外一个阵营中,湖南籍的“名将”数量肯定是力压浙江稳居第一的,还有一批其实也算比较知名的,比如后任的新1军军长李鸿、新6军军长潘裕昆、第18军军长杨伯涛、第74军军长邱维达、第5军军长熊笑三,看见没有,所谓“五大主力”的军事主官已然到齐了,他们虽然没有首任主官那么出名,也算是蒋军中的骨干将领了,无非是资历稍差一些而已。
还有血洒疆场的两位我军早期名将值得一提,那就是红三军军长黄公略和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也都是湖南人,如果不是过早牺牲,军衔至少大将起,这个结论不离谱吧?
(程潜将军)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